心情和失眠的关系大吗?心情的好坏会影响到我们的睡眠情况吗?很多人认为不会,但是,现实中确有许多人的失眠情况就是因为心情、情绪导致的。在众多的因素之中,重要的是心理、精神因素,它约占慢性失眠患者的半数。短时间失眠,常是因环境应激事件引发,而一旦这种应激逐渐消退,就可恢复正常睡眠;而长期失眠者,忧虑是失眠的常见的病因。
心理因素,例如情绪紧张不安,心情抑郁,过于兴奋、生气愤怒等能引起失眠。有学者研究出现,在300例失眠患者中,其中85的人是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忧郁症、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大多失眠。心理因素对失眠有着重要的影响,反过来失眠又影响到人的心理。失眠使人精力不足,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沉,使人急躁、紧张、易发脾气,降低人的学习效率与工作效率。
长期失眠有可能使人的感受能力降低,记忆力减退,思维的灵活性减低,计算能力下降,还会使人的情绪状态发生一些改变。失眠对人的心理影响程度不仅取决于失眠的长短和严重的程度,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失眠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对失眠的认识态度。
有人虽患有严重的失眠,精神状态仍很正常;但有人即使偶尔失眠,也是叫苦连天,情绪一落千丈,严重影响工作与学习。消除对失眠的恐惧感,对梦有正确的认识,讲究睡前心理卫生是预防与治疗失眠的重要心理条件。
设计安静卧房:尽量使卧房隔离噪音,而且养成关灯睡觉的习惯。
睡前放松心情:睡前半小时内避免过份劳心或劳力的工作。即使明天要参加考试,也绝不带着思考中的难题上床。临睡前听听轻音乐,有助于睡眠。
使睡床单纯化:养成睡床只供睡眠用的习惯;不在床上看书,不在床上打电话,不在床上看电视。因为在床上进行其他活动时,常常破坏了自己定时睡眠的习惯。
睡前饮食适度:睡前如有需要,可适度进食;牛奶、面包、饼干之类食物,有助于睡眠。过饱对睡眠不利;而咖啡、可乐、茶等带有刺激性的饮料,尤不利于睡眠。
保持适度运动:每天保持半小时至一小时的运动,藉以灵活身体各部器官。惟剧烈运动,睡眠前应尽是避免,有人想藉睡前剧烈运动,使身体疲倦而后易睡,是错误的。
安排规律生活:避免失眠的有效方法,是使生活起居规律化,养成定时入寝与定时起床的习惯,从而建立自己的生理时钟。有时因必要而晚睡,早晨仍然按时起床;遇有周末假期,避免多睡懒觉;睡眠不能贮储,睡多了无用。
如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线咨询专家为您分析和指导。
wap.kj36.cn 济南神康医院
鲁ICP备09021140号-11
鲁公网安备37010202002643
预约热线:0531-88190909
医院地址:济南市工业南路41号
免责申明:文章内容所用部分文字、数据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